Products
汽车抵押贷款 2025-04-25 18:53 0
最近跟朋友吃饭,聊到车企融资那点事儿。人家问:"为啥咱们卖车那么拼,融资成本却像油价似的蹭蹭涨?" 我扒拉扒拉碗里的米饭,突然想起去年车企抵押贷款差点翻车的新闻——市场波动大,钱都去股市了,企业想借点钱都得"抢"。这事儿让我想起当年帮老家亲戚卖二手车,那会儿车贩子们凑钱比抢银行还急,现在想想,真是"早知今日,何必当初"啊。
咱们先说点扎心的。去年某新能源车企,为了扩大产能,想借10亿,结果利率涨了两个点——那可是整整2000万的额外成本!这钱要是省下来,够给多少工人发年终奖了?再看看隔壁的二手车商,抵押同款车,银行居然要按残值打8折,你说气不气?
我有个做经销商的朋友,去年市场好时还信心满满,现在天天盯着银行APP,说看到别人借钱的利率比他高,心里直打鼓。这就像咱们去菜市场买菜,本来5毛的菜,别人涨到8毛,你只能咬牙买——企业融资也一样,钱越贵,利润越薄。
先说银行。以前车商抵押贷款,银行看车比看人还仔细,现在呢?银行自己都缺钱!前阵子新闻说某大行缩减了小企业贷款额度,车企想贷款?排队去吧。更绝的是,银行现在对抵押物要求严得像防贼似的,同款车抵押,有的银行直接按市场价的6折算,你说这叫"雪上加霜"不?
再说股市。去年港股暴涨,资金像潮水似的往股市跑,银行贷款利率跟着"水涨船高"。我有个客户是车行老板,去年想发债,结果发现发行价涨了整整1%,直接让他气得摔了支笔。这就像你开餐馆,本想进货,结果发现猪肉比肉夹馍还贵,你说惨不惨?
以前车商抵押贷款,最容易踩的坑就是"车辆贬值"。我建议车企朋友试试这招——找评估公司做"价值锁定"。比如你的车评估值100万,银行按8折收,但你提前跟评估公司签协议,约定未来一年内车价跌了,银行得按原价收。这招我在二手车行业试过,至少能保你少亏20%。
另外,别只知道盯着银行。现在有些互联网金融平台专门做抵押贷款,利率可能比银行低1-2个点。当然,选平台得小心,我去年见过个车商,贪便宜在某个平台贷款,结果手续费比利息还高,真是"捡了芝麻丢了西瓜"。
股权融资成本高?试试"分层定价"。去年有个新能源车企发股,把股票分成了"基础股"和"增长股",基础股按净资产定价,增长股按未来收益估值。结果吸引了不少长期投资者,融资成本反而降了。这就像你卖房,客厅和卧室定价不同,有人就愿意全包了。
还有个招,叫"员工持股计划"。我认识个车行老板,去年让销售团队持股,结果大家卖车更卖力了,银行一看这团队有干劲,居然把贷款利率降了0.5%。这招双赢,企业省钱,员工赚钱,何乐而不为?
车企融资,政府补贴可能帮大忙!去年有个地方政府给新能源车企贴息,算下来能省几百万。申请方法其实很简单: ① 先去当地工信局问政策 ② 准备好项目计划书、纳税证明 ③ 别忘了跟政府谈"分期补贴"——比如今年补贴50%,明年补贴30%,这样资金压力小很多
我有个客户去年就靠这招,本来要借5年期的贷款,结果政府补贴了2年利息,直接把还款周期缩短了。这就像你买彩票中了奖,本来要辛苦干10年,结果政府帮你干了2年,你说爽不爽?
人民币贷不到了?试试美元债!去年某车企在境外发债,利率比国内低1.5个点。不过要注意汇率风险——比如你借了1亿美元,结果人民币贬值了10%,实际成本可能增加。这就像你买进口车,本来车价没变,但汇率一变,总成本就高了。
还有个招叫"本外币互换"。比如你跟银行签个协议,约定未来如果人民币利率涨了,就按美元利率还,反之亦然。我去年帮个车行老板试过,虽然手续复杂,但确实能锁定成本。这就像你开车,怕堵车就提前查路况,怕下雨就备伞——提前准备总没错。
最绝的打法是"组合拳"。比如某新能源车企: ① 30%贷款 ② 40%股权融资 ③ 30%政府补贴 结果融资成本比单独贷款低了1.2个点。这就像做菜,盐放少了没味,放多了又齁,得讲究"火候"。
记住,别光盯着银行,现在融资渠道多了去了: · 债券市场 · 风险投资 · 众筹平台 · 甚至有些车企现在搞"车主融资",比如你买辆电动车,可以分期付款,但利息比银行低——这就像你买房,开发商给你打折贷款,你说香不香?
最后说点根本的——别老想着"拆东墙补西墙"。企业信用就像你的个人征信,一旦差了,以后借钱都难。所以: ① 按时还贷款,别让银行催债电话打爆 ② 财务报表透明,别藏着掖着 ③ 管理团队稳定,别老换老板 ④ 多做公益,比如支持环保项目——银行一看你是个"有爱心"的企业,利率可能就给你降了
我有个客户,去年差点破产,但他坚持把供应商的钱都按时还了,结果银行反而主动给他提供了续贷。这就像你遇到困难,但始终信守承诺,别人反而更愿意帮你。这招看似慢,但最管用。
说实话,现在做企业太难了。我认识个车行老板,去年市场好时天天喝酒,现在天天失眠。他跟我说:"以前觉得借钱是小事,现在发现比抢红包还难。" 这时候得学会"平常心": ① 别把融资当救命稻草,得有备无患 ② 钱多钱少都得活下去,就像我奶奶说的:"日子再难,也得吃饭啊" ③ 多跟同行交流,看看别人怎么活下来的
最后送句老家话给车企朋友:"水涨船高,要学会游泳。" 市场不好,钱难借,但总有办法。关键看你怎么"折腾"了!
Demand feed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