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s
汽车抵押贷款 2025-04-25 17:36 0
最近这阵风刮得挺猛,中骏集团这帮人日子过得有点悬乎。按理说,他们家在闽系房企里挺有牌面的,可现在融资成本噌噌往上涨,搞得资金链像被抽了气的皮球,瘪瘪的。我前两天看财经新闻,人家都开始讨论这事儿是不是要出大事了。
说实话,要不说咱们这行就这样呢,看着光鲜亮丽的,背后全是钢丝。中骏集团这几年为了冲那千亿的销售额,真是豁出去了。想想2019年11月,人家在厦门枋湖那个地,一口气甩出59.4亿,楼面价45103元/平米,当时抢地那股劲儿,现在想想都替他们捏把汗。闽系房企最讲究快准狠,中骏把这套拿地法玩得是炉火纯青,结果就是手里项目多,花钱的地方自然就多。这还不算完,人家那销售收入有一半是靠合营、联营公司挣的,这个比例放眼整个行业都挺扎眼的。
要我说啊,现在这年头,搞房地产的就像在走钢丝。你看那融资成本,去年才6.83亿,今年直接涨到30%,利润都快被这玩意儿给啃秃噜皮了。去年上半年,人家披露的业绩看着还行,收入151.35亿,利润25.26亿,可仔细一瞅,那融资成本已经把利润给削了一半。这还不算完,今年上半年又支出了2.53亿,利润再被咬掉一块肉。这种情况下,资金链要是再绷不住,那可就真要出大事了。
说起这融资成本,其实背后原因挺复杂的。 啊,现在这市场环境变了,以前那种随便借钱的年代早过去了。头部房企倒还好,毕竟人家有实力,说话有人听。像中骏这种中型房企,在融资市场上就没什么话语权,只能提高利息或者给投资者更多好处才能借到钱。这直接导致融资成本噌噌往上涨,资金链自然就越来越紧。
再一个就是政策这把大锤。国家为了给房地产市场降温,出台了一系列限制政策,什么信托融资、海外发债都管得严严实实的。这些政策虽然能防风险,可对房企融资渠道变窄了,成本自然就上去了。中骏集团这几年海外融资也挺多,现在美元债市场一波动,那成本又得涨一截。这还不算完,人家穆迪、惠誉这些评级机构,看现在房地产市场复苏不明朗,对中骏的评级都下调了,这意味着啥?意味着以后借钱还得付出更多代价。
还有啊,中骏集团自己也有责任。自从2017年黄朝阳的大儿子黄伦进了核心管理层,这公司的风格就变了。以前中骏挺稳的,现在为了冲规模,拼命拿地,负债也跟着噌噌涨。这种激进扩张的路子,说白了就是饮鸩止渴。现在规模是上去了,可资金压力也跟着放大了。这就像你借钱盖房子,本来借100万就够了,结果你非要去借200万,那利息肯定要高得多。中骏现在就是这样,为了快速扩张,不惜付出更高成本,结果资金链就越来越紧。
要我说啊,中骏集团现在就得好好盘算盘算。 啊,得拓展更多融资渠道。光靠银行贷款肯定不够,得试试ABS、CMBS这些新玩意儿。虽然一开始麻烦点,但分散了风险,长期来看成本可能还低点。再一个就是优化资本结构,把长期负债比例提高,这样利息负担能轻点。还有啊,得加强内部资金管理,减少不必要的开支。现在这市场环境,每一分钱都得花在刀刃上。
其实不光是中骏,现在整个房地产行业都面临这难题。以前那种随便拿地、轻松融资的日子早过去了。现在各家房企都在想办法降成本、稳资金链。你看那合生创展、佳兆业这些,债券都发不出去,只能提前还老债。中骏现在还算好的,至少还能借到钱,可要是市场继续这样,那压力也很大。
说到底,现在这房地产市场已经进入新阶段了。以前那种高杠杆、高周转的模式已经玩不下去了,现在得靠精细化运营、降成本来求生。中骏集团要是再不调整策略,那资金链真的要出大问题了。这年头,搞房地产的,最怕的就是资金链断裂,一旦断了,那可就真的要从头开始了。
我前两天还跟朋友聊起这事儿,他说现在投资房地产就像走钢丝,得看准时机,不然容易摔跟头。中骏集团这几年扩张太快,现在有点被自己给拖住了。要我说,这事儿还得看政策。如果国家继续给房地产降温,那融资成本还得涨。如果政策有松动,那中骏或许还有机会。可现在这情况,谁也说不准。
总之啊,中骏集团现在处境挺微妙。要想走出困境,就得在融资、降成本、调整策略这几个方面下功夫。如果处理不好,那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还是挺大的。这事儿的发展,咱们还得继续盯着。毕竟,这不仅是中骏集团的问题,也是整个房地产行业面临的挑战。
Demand feed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