渠道

渠道

Products

当前位置:首页 > 渠道 >

2016年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飙升,未来趋势如何?

汽车抵押贷款 2025-04-25 17:33 0


嘿,说起2016年,是不是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?那时候我刚毕业没多久,正在上海打拼。记得当时公司楼下那栋新盖的楼盘,还没开售呢,工地上就停满了各种车,有老板们的豪华轿车,也有工人的电动车。那时候谁也没想到,这楼市的疯狂日子,会这么快就到了头。

现在想想,2016年真是魔幻的一年。按理说,房价涨得这么欢,开发商应该高兴才对,可偏偏是这些地产商们,突然发现自己借钱越来越难了。就像我有个朋友,开了一家汽车抵押店,那段时间生意好得不得了。以前要抵押车,老板们都是皱着眉头来的,现在倒好,抢着把车开进来,就为了拿点钱周转。

2016年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飙升,未来趋势如何?

抵押车成了开发商的"救命稻草"

你知道吗?那时候很多地产商的处境,比我们这些打工人都难。以前开发楼盘,钱来得容易得很,银行一通电话,贷款就批下来了。可到了2016年,突然间政策一收紧,银行贷款门槛提高了,股市又不给力,债券也发不出去。结果呢?开发商们就像断了水的鱼,急得团团转。

这时候,汽车抵押就闪亮登场了。我朋友那会儿,抵押利率打到5分钱,比银行贷款划算多了。有些资金链紧张的开发商,甚至把公司车押了又押,有的老板为了拿到急需的资金,连自己的奔驰都开进店里了。看着那些熟悉的品牌车,有的还是朋友介绍来的,心里真不是滋味。

记得有一次,一个戴眼镜的老板急匆匆地拉着两台车过来,说是要拿钱去支付工程款,不然工人要罢工了。我朋友一边登记一边偷瞄着那些车,心里直打鼓——后来才知道,那老板在隔壁楼盘还有几个项目,这一下抵押了三辆车,月供加起来比他工资还高。这种操作,现在想想都让人后怕。

当楼市从"天堂"跌入"人间"

2016年之前,楼市简直是开发商的天堂。我的表哥就是在那个时期进了房地产行业。他告诉我,那时候随便拿个土地,盖起来就能卖大钱,很多项目都是寅吃卯粮,还没盖好就先卖光了房子。现在想想,那简直是在玩火啊!

但好景不长。2016年,中央开始强调"房子是用来住的,不是用来炒的"。这话说得轻,但开发商们立刻感受到了压力。银行突然收紧了对房地产的贷款,股市也跌得惨不忍睹,债券发行更是难上加难。我的朋友在抵押店遇到的那些老板,其实就是楼市变化的缩影——以前是求着银行放款,现在是银行挑着他们放款。

我记得最清楚的是2016年冬天,寒风刮得特别凶。我朋友店里来了位西装革履的中年人,把一辆宝马X5开进来抵押。登记的时候,我朋友随口问了一句:"老板,这么好的车,怎么舍得押?"中年人苦笑了一下:"没办法啊,最近工程款催得紧,银行那边又不给批贷款,只能这样了。"后来我才知道,这位老板手上有好几个楼盘,现在资金链都快断了。

2016年前后,汽车抵押利率简直是个"秘密武器"。银行贷款至少要6分钱,而抵押车只要5分钱,甚至有的小机构能打到4分钱。这就让很多急需资金又拿不到银行贷款的开发商,找到了新的救命稻草。

我朋友店里有位姓张的老板,在郊区搞了个小楼盘,本来进展挺顺利的,结果2016年政策一变,资金链突然断了。张老板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,跑遍了所有银行都没拿到贷款。最后没办法,把公司里9台车全部押了进来,拿到的钱刚够支付工程款。后来这个楼盘卖得特别慢,张老板为了维持运营,又陆续抵押了更多的车。

这种操作现在看,风险太大了。但当时开发商们确实没得选。就像我朋友说的:"那些老板们当时一个个都急红了眼,哪还顾得上什么风险。能拿到钱,能保住项目,就不错了。"

2016年,国家政策对房地产的态度发生了根本性转变。以前是鼓励房地产发展,现在则是要规范市场,防止泡沫。这就像给高速飙车的汽车踩了刹车,结果可想而知。

我的同事小王,就是在这个时期转行的。他之前在一家开发商做财务,2016年公司资金链紧张,老板们一个个焦头烂额。小王跟我说:"那时候每天下班都心惊胆战的,生怕哪天项目就黄了。"后来公司实在撑不住,小王就辞职了,现在在一家咨询公司做行业分析。

现在回想起来,2016年的政策转向是必要的。我的朋友在抵押店也这么认为:"虽然当时很多开发商受不了了,但行业也该去去泡沫了。现在那些活下来的大企业,才是真正有实力的。"

那些年我们见过的"奇葩抵押物"

2016年前后,抵押车的种类真是五花八门。除了常见的SUV、轿车,还有不少让人意想不到的"奇葩抵押物"。我朋友店里有位老板,抵押了一辆老式的越野车,说是当年单位分的福利车,虽然车龄老,但手续齐全。

这些故事现在回想起来,既荒诞又真实。它们就像一面镜子,映照出了2016年楼市的疯狂与混乱。我的朋友说,那段时间他见过太多这样的场景,有喜有悲,有成功也有失败,但都成了他职业生涯中最难忘的回忆。

未来展望:从"野蛮生长"到"精耕细作"

2016年过后,楼市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。开发商们不再像以前那样疯狂囤地、快速开发,而是开始注重品质和利润。我的朋友现在也这么认为:"现在的楼市,已经过了那种只要盖得快就能赚钱的时代了。要想活得好,必须精打细算。"

现在再看那些曾经抵押过车的老板们,有的已经转行了,有的还在坚持。我的朋友店里,最成功的案例是一个姓陈的老板。陈老板抵押了公司车后,痛定思痛,开始优化项目流程,提高资金使用效率。现在他的项目卖得很好,资金链也稳定多了。

2016年中国房地产企业融资成本飙升,未来趋势如何?

这让我想起了我的表哥,他在2016年差点撑不住,但后来调整了策略,专注于高端住宅开发,结果反而越做越好。现在他再也不用担心资金问题了,反而开始研究海外投资了。

2016年楼市的动荡,也让汽车抵押行业经历了一次大洗牌。那些不规范的小机构,要么倒闭了,要么被大公司收购了。我的朋友店现在是本地最大的汽车抵押机构之一,但他依然保持着谨慎的态度。

我朋友常说:"做这行,就像做医生,既要帮人,也要防人。现在很多老板急着拿钱,但未必能意识到风险。我们得帮他们,但也要保护自己。"这种态度,让他在行业内赢得了好名声。

当楼市寒冬遇上汽车春天

2016年,对中国楼市来说是转折的一年;对开发商是挑战的一年;对我们这些旁观者是见证历史的一年。现在回想起来,那些抵押汽车的日子,虽然充满了戏剧性,但也让我们看到了市场的真实面貌。

——写于2023年冬


提交需求或反馈

Demand feedback