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roducts
汽车抵押贷款 2025-04-25 08:41 0
说起抵押贷款,大多数人 想到的就是房产。毕竟,谁家还没套房子呢?我有个朋友去年买房,就是拿现在的房子抵了贷款,结果房子还没捂热乎,房价噌噌涨,他差点乐出声。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你手里只有一堆专利证书和商标,咋办?
这不,现在都兴用知识产权抵押贷款了。去年我表弟创业,手头紧得叮当响,就是靠着把公司几个核心专利押给银行,贷了50万,硬是把小公司扛起来了。这事儿让我琢磨:知识产权这玩意儿,怎么就能当钱使呢?
先说说我表弟那事儿。他公司有5个发明专利,都是他熬夜熬出来的成果。本来想卖专利,可人家都说"宁要活宝不要死宝",谁愿意花大价钱买别人的技术呢?最后还是银行给出了个解决方案——知识产权抵押贷款。
这让我想起一个比喻:知识产权就像手机里的APP。你开发了一个特别好的APP,但银行不会直接给你钱,而是愿意给你贷款,让你把APP做得更好,赚了钱再还贷款。这不就相当于用知识产权"当房"抵贷款吗?
按法律知识产权就是"具有财产性质的权利",包括专利权、商标权、著作权等等。但说白了,就是别人花了心血搞出来的东西,你花钱就能"借用"或"使用"。
比如专利权,就像你家院子里的门锁。你自己造的锁,别人偷不走;但你要是想用别人的锁,就得花钱买授权。专利就是那种"别人造好了锁,你只能花钱买不能偷"的权利。
简单就是把你手里的专利证书、商标注册证等"证件"交给银行,银行根据这些证件的价值给你贷款。要是你还不上了,银行就能依法处置这些知识产权,就像处理房产一样。
但跟房不一样的是,知识产权这东西比较"虚",处理起来麻烦多了。这就好比,你把手机里的游戏账号抵押给朋友,要是朋友不还你钱,你还能找游戏公司要回来吗?所以,做知识产权抵押,最关键的就是"评估"。
去年表弟找我帮忙评估专利,我跑了好几家评估机构,才发现这事儿比我想象中复杂多了。
评估就是给知识产权"定价值"。比如你有个专利,评估机构会考虑:这个专利技术含量高不高?市场需求大不大?有没有竞争对手?最后给你个"评估价",银行贷款就不会超过这个价。
但问题来了,这个"评估价"怎么定?有人说专利就像艺术品,贵在稀有;有人说专利就像股票,看市场脸色。我表弟那个专利,一家评估机构说值100万,另一家却说只能卖30万,差得吓人。
后来我发现,评估机构就像相亲市场,看人下菜碟。你跟评估机构关系好,就能评估得高一点;要是关系一般,评估价可能就低很多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段子:评估机构就像相亲对象,你给的"见面礼"多,人家就对你评价高。
再比如评估方法。有的机构按"收益法"评估,就是看专利能赚多少钱;有的按"市场法"评估,就是看同类专利卖多少钱;还有的按"成本法"评估,就是看专利研发花了多少钱。这就像评价一个人,有人看人品,有人看能力,有人看长相,结果都不一样。
我表弟准备抵押专利时,才发现自己手头缺材料。专利证书要原件,营业执照要复印件,公司财务报表要最近三年的...恨不得把他公司所有文件都拿来。这让我想起一个笑话:抵押贷款就像结婚,证件比结婚证还多。
找评估机构,先得交评估费。表弟那家机构收了3万块评估费,最后给了他30万评估价。这让我想起一个老话:花钱买心安,评估费买的就是银行不收你钱的心安。
评估报告出来后,就是签合同。专利质押合同、贷款合同...密密麻麻的法律条款,表弟看得眼花。我帮他看了会儿,发现合同里有个条款写着"如果专利被无效,贷款就作废",吓得他赶紧再交了5万块钱申请专利无效。
把合同拿去知识产权局备案,又是填表又是拍照,比办婚礼还折腾。表弟请假一周才搞定,最后还是在朋友帮助下才弄明白:备案不是为了给银行看,而是为了给法律看。
备案完成后,银行就把贷款打给表弟了。他拿到钱那天,高兴得直跳。我说你小心点花,别明天又跳楼。他愣了一下,才明白我说的风险。
表弟的专利刚开始值钱,但后来出现新技术,价值就跌了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比喻:专利就像手机,刚买最新款值钱,过几个月就贬值了。所以,抵押专利贷款,得看市场变化。
要是贷款还不上了,银行想要处置专利就头疼了。专利不像房子,不能随便卖了。你要是把专利卖掉,还得给发明人发工资,给客户发通知...比卖房还麻烦。
表弟有个专利,是他和前老板一起搞的,但老板突然反悔说不该给他署名。这可好,银行一来查,发现专利权属有争议,贷款马上停了。这让我想起一个教训:做抵押前,得把权属搞清楚。
我表弟的公司就是成功案例。他们靠5个发明专利贷了50万,现在公司越做越大,专利也多了。这让我想起一个观点:抵押贷款不是投机,而是创业的助推器。
我认识个程序员,他开发的软件很有市场,就用著作权抵押贷了30万,现在公司上市了。这让我明白:知识产权抵押不是高科技专利的专利,著作权、商标权都能用。
最近国家出台政策支持知识产权抵押,我觉得这就像给相亲市场加了补贴,以后找对象会容易些。毕竟,谁不想找个"有房有车"的对象呢?
现在评估机构越来越专业,不像以前那样"看人下菜碟"。我觉得以后评估就像医院看病,不会随便开药,而是真的看病。
未来可能会有更多适合知识产权的贷款产品,比如按专利使用率给贷款,或者按专利变现情况给贷款...这就像相亲市场出现了"先结婚后恋爱"的新模式。
聊了这么多知识产权抵押,我最大的感悟是:融资就像做人,不能光靠"家底",还得靠"本事"。表弟的公司就是靠专利贷了款,现在公司越做越好,专利也更多了。
这让我想起一个比喻:融资就像种地。房产抵押就像种大树,长得慢但稳;知识产权抵押就像种蔬菜,长得快但得精心照料。哪种方式好?得看人看情况。
最后说句题外话:做企业就像做人,都得有点"抵押品",不然谁愿意借钱给你呢?不过话说回来,要是你连"抵押品"都没有,那还是先好好"创造"一个吧!毕竟,这年头,谁还不想当个有"房"有"贷"的"高富帅"呢?
Demand feedback